電騙頻頻得手   警今起展開為期一周防騙宣傳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7/05/28 16:23

最後更新: 2017/05/28 19:18

分享:

分享:

(資料圖片)

近月電話騙案持續上升,警方今日起展開為期一周的防騙宣傳,又會加強跟大學科研人員合作,研究攔截騙徒電話的可行性。

警務處副處長劉業成今日出席活動致辭時稱,雖然去年警方錄得1138宗電話騙案,為10年新低,但每年年中電話騙案都有上升趨勢,故警方決定加強打擊電話騙案的宣傳,希望從不同渠道向市民傳達防騙訊息。

他又表示,警方除了會加強跟內地公安及國際刑警保持聯繫及交換情報,以從源頭堵截騙徒外,亦會跟大學科研人員合作,研究過濾電騙電話的可行性。

今年首4個月,本港共錄得279宗電話騙案,涉及騙款達8490萬元,包括50宗「虛構綁架」及47 宗「猜猜我是誰」,而「假冒官員」手法則佔182宗,較去年同期的154宗上升18.2%,涉及騙款高達8053萬元,逾4成受害人是在手機應用程式、或口頭上向騙徒披露銀行戶口密碼,結果被騙徒以網上轉賬等方式,盜走受害人名下內地銀行戶口的所有存款,涉款共達5546萬元,單一最高損失個案更高達1207萬元,警方呼籲市民要保持高度警覺。

東九龍刑事總區刑事總部偵緝總督察譚威信表示,「假冒官員」騙案的受害人中,有多達56%為30歲以下的年輕人,不排除他們因忙於工作及學業而較少看新聞,對電騙手法缺乏認識需中招。

據了解,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早前已籌備成立「反詐騙協調中心」,負責協調各警區應對各種詐騙手法,並希望最快下半成設立24小時熱線,讓市民可舉報各類型騙案,中心接報後會轉交負責單位跟進,又會跟國際刑警及海外執法機構等建立機制,打擊騙案;消息又指,協調中心擬跟銀行協調,改善現行凍結銀行戶口的行政機制,望由現時的「朝九晚五」改至24小時合作,以盡快凍結涉詐騙案的戶口,減低受害人的損失,惟有關做法仍需跟各銀行磋商。